2021年7月19日至23日,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周玲同志带队,馆员及工作人员一行9人赴普洱市澜沧县、思茅区、宁洱县、镇沅县开展茶马古道调研,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走深走实。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县区有关同志陪同调研。
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景迈山古茶林、茶马古道相关路段遗址、茶马古道零公里碑、茶马古道源头地理标识、广恩桥、石大富村、紫马街等茶马古道遗迹,参观了博物馆,与当地文旅部门、学者、文物保护工作者就茶马古道保护利用现状、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,如何进一步完善茶马古道保护措施,挖掘茶马古道的历史和当代价值,促进文旅融合、乡村振兴,联动茶产业、茶文化、茶经济创新发展,助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。
调研组认为,茶马古道是各民族进行经济、文化交流的文明古道,茶马古道及周边驿站、马店、传统民居等线性文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。普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,随着2013年斑鸠坡、那柯里、茶庵塘、孔雀屏等路段遗址,景迈山古茶林被公布为国保单位以来,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和当地政府重视下,普洱市各县区调查梳理了茶马古道分布、保存情况,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,完善了保护界桩、标志牌、防护栏,疏通了部分被淹没的古道遗址,茶马古道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。与此同时,茶马古道保护仍存在资金短缺、规划的整体性不够、保护意识不强、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,茶马古道的遗址、遗迹、文物、民俗正在不断地消失。
调研组指出,茶马古道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,建议整合资源优势,将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,抢救性保护茶马古道遗址及其沿线古镇、古村落、古建筑等遗迹,让茶马古道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。
当地党委政府对调研活动十分支持,感谢文史馆和馆员深入基层办实事、建真言,服务地方文化建设,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